即将到来的11月份,估计会很热闹。不仅德国总理朔尔茨要访华,越南与巴基斯坦的国家领导人,也已经敲定了访华行程。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国家领导人与巴基斯坦总理,都是应邀访华,具体日期与行程,已经得到了双方的共同确认。
至于德国总理朔尔茨呢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他要访华的消息,本月早些时候,就有德国政府人士对外放风。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是:没有相关消息可以提供。而朔尔茨亲口承认要访华时,中方也没有予以明确肯定。
【朔尔茨是主动要来中国】
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最直观的结论是,朔尔茨的待遇,跟巴基斯坦以及越南的国家领导人不是一个级别的。跟后者应邀访华不一样,朔尔茨并未得到中方的邀请,是他自己主动要来,至于具体日期跟行程,也有待落实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比巴基斯坦与越南两国领导人来得都要晚,停留的时间估计也是最短的。
公开报道显示,越南国家领导人的访问日期定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,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则是从11月1日起开始访华。德国方面,朔尔茨那边的说法是11月3日或者4日,甚至有可能“不会在中国停留一晚”。
【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】
这其实跟三国与中国的关系深浅有很大关系。别看中德经贸联系还算紧密,但中德最近的外交关系,完全说不上融洽,与巴基斯坦和越南完全不能比。中方主动邀请巴基斯坦与越南两国国家领导人访华,是对双边多年合作关系的最大肯定,对这两个老朋友,也给足了诚意与尊重。
而在后俄乌冲突时代,全球地缘格局已经出现深远变化,与周边邻国加强合作,对于中国而言很有必要,如此才能确保亚太局势的安全与稳定。
而要说亚太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,那自然就是美国了。巴基斯坦与越南两国,恰好又是美国在亚太地区,拉拢意图比较明显的。巴基斯坦就不用说了,在美国的外交脉络中,算是支持力度算是比较大的,此前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,还引起了印度的不满;而越南呢,虽然美国历史上入侵过越南,还吃了亏,但考虑到越南对于所谓“印太战略”的重要性,美国政府还是得腆着脸去拉拢。
【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,很微妙】
随着中越关系加深,美方开始宣布“美越关系无限制”,还准备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越南。不过,美越关系的的上限究竟在哪,并不取决于美国,而是取决于越南。而出于历史问题,越南始终很难完全信任美国。这一点,从越南最近公开表态,致力于与中方达成《南海行为准则》就能看出来。
至于德国,重要性就那么大了,朔尔茨不来,没什么影响;来了,对于中国的外交局面,也就起到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。而朔尔茨本人却指着这次行程给德国“雪中送炭”。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近期遭遇经济能源一系列危机,难以自救,绿党等政治伙伴又鼓吹对华脱钩,企图搬开中德经贸关系这块压舱石。这对于朔尔茨而言,是难以接受的局面。
【美国对越南的侵略,成了美越关系过不去的坎】
因此,朔尔茨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,或者说是唯一目的,其实是稳住中德经贸关系,给德国的企业界注入强心剂。但如果说能对德国内部乃至于整个欧洲的对华风向,会产生积极影响,恐怕不太现实。
这其实是欧洲政坛的旧疾了,说难听点,在与中国合作方面,欧盟往往扮演着一个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”的角色。哪怕德国是欧盟最大经济体,也起不到领头的作用,又或者说,欧盟真正的领头人,其实不在欧洲,而是在大西洋彼岸的北美洲。
【美国拉拢越南很卖力,但越南的头脑很清醒】
不过,三国领导人访华,还是有找出共同点的:那就是寄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,为国家发展打开新局面。但区别则是:越南与巴基斯坦,跟中国一样,都是发展中国家,在对抗霸权,推动全球多极化格局方面,跟中方有着共识;而德国身处于发达国家的行列,仍然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掣肘,在对华决策上瞻前顾后,诚意不够明显。这也注定,巴基斯坦与越南两国领导人访华的收获,会远远大于朔尔茨。